小龙虾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
2023年小龙虾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
龙虾养殖是以盈利为目的,在养殖水域设置虾栖息场所,如安设瓦砾、砖头、石块、网片、旧轮胎、草龙等作为虾巢,供虾隐蔽栖息和防御敌害的养殖活动。小龙虾是甲壳纲、十足目、螯虾科水生动物,也被称为克氏原螯虾、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。它的形态类似虾,具有坚硬的甲壳,成体长度约为5.6~11.9厘米,暗红色,甲壳部分近黑色,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。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,有时具有黑色波纹。小龙虾是淡水经济虾类,因其肉味鲜美而广受人们欢迎。由于其杂食性、生长速度快和适应能力强,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。
小龙虾近年来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养殖品种。在商业养殖过程中,需要严防逃逸,尤其是防止逃入人迹罕至的原生态水体,因为它们对当地物种的生态竞争优势可能导致破坏性危害。随着产业的发展,小龙虾产业链也逐步完善。从最初的“捕捞+餐饮”发展到如今集“苗种繁育&健康养殖—加工出口&精深加工—物流餐饮&文化节庆”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。具体而言,小龙虾产业链可以大致分为上游养殖捕捞、中游加工零售、下游餐饮消费三部分。
小龙虾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分析显示,该物种的分布范围相当广泛。从墨西哥北部到佛罗里达州的埃斯坎比亚县,从伊利诺伊州的南部到俄亥俄州,已经在美国和其他地方广泛引入。该物种还被引入欧洲、非洲、东亚、南美和中美洲等地。在中国,小龙虾产业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,从最初的“捕捞+餐饮”逐步发展成小龙虾养殖、加工、流通及旅游节庆一体化服务,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。据统计测算,2016年小龙虾的产值达到5641亿元,经济总产值为14661亿元,全产业链从业人员接近500万人。小龙虾主要产于长江中下游地区,湖北、安徽、江苏、湖南、江西等5个主产省份的产量占到全国产量的95%左右。其中,湖北省的养殖规模更大,2016年养殖面积达到487万亩,产量为48.9万吨,占全国的近60%。近年来,湖南省的养殖规模增长较快,四川、重庆、山东、浙江、广西等地的小龙虾养殖也在逐步发展,养殖区域逐年扩大。此外,部分省份还有捕捞产量。湖北省连续15年位居全国之一,2021年全省小龙虾养殖面积达到897万亩,产量为107.68万吨;其次是安徽省,小龙虾养殖面积为522万亩,产量为40.9万吨。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2022-2027年中国小龙虾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》显示,我国小龙虾的养殖面积和产量持续快速增长。2007年至2016年,全国小龙虾的养殖产量从26.55万吨增加到85.23万吨,增长了221%;养殖面积超过900万亩。2016年,我国小龙虾的总产量为89.91万吨(含捕捞产量),我国已成为全球更大的小龙虾生产国。2021年,我国小龙虾产业的总产值约为4221.95亿元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